進入內容區塊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健康心理中心

導師知能

  • 更新日期:112-03-01
  • 發布單位:健康心理中心
自我傷害與自殺防治之學校系統合作觀點(上)
曾任交大諮商中心兼任心理師/張歆昀
 
台灣地區近十年來自殺死亡率 10 萬人中有 15-18 人間,為國人主要死因第九至十二位,而在 15-24 歲青少年中自我傷害(自殺)率在前三大死因中名列第二,2010 年為 10 萬人中有 4.5 人,2016 年則在 10 萬人中有 5.5 人(行政院衛生署,2016),而在青少年群體中大學生族群的自殺率攀升的趨勢亦需要學校系統之重視。

大學階段對許多學生而言是相當不一樣的人生階段,通常對於新環境不熟悉之生活適應而產生之壓力,如離家、課業學習方式的改變、不再有固定之教室環境等,人際關係建立就需要更多的主動性。當變得更自主與自由的同時,相對來說有可能難以適應大學生活中新的要求,若再加上過往企圖自我傷害的經驗,這些都會成為大學生進入校園的潛在危險因子。大學生自殺原因通常與無望感、憂鬱、無生存意義感、課業壓力、心理疾病及社交問題等有高度的相關。

近年來大專院校所發生的自傷形式,事件發生當下是周遭他人都料想不到的,甚至無法知道真實的原因,更遑論有協助與介入之時機。當前諮商中心的困境之一為「諮商中心多元預防宣導,自殺者仍難以辨識」(賴念華等,2014),即使發現需要協助之學生,也因其來求助意願低而失去治療之機會。在台灣經過學者與實務工作者多年提倡自殺防治之必要性(柯慧貞等人,2002),現行校園自殺防治工作模式已由教育部統一推行「校園學生自我傷害三級預防工作計畫」(教育部,2007),採用「預防概念」分為一級、二級及三級的處遇,相較於國外(Maple et al.,2005)採用「自殺危機事件」為主軸,分成預防、介入及後續處理三部分,而在實務上兩者思維可兼而行之,因皆著重在系統之間的合作。分別在一級及預防的部分是在提升保護因子並降低危險因素,著重在教育的功能,確立哪些是危險因素如壓力事件、家庭衝突及情緒調適等,以及保護因子如支持系統及相關知識教育,改善校園自我傷害預防措施及推廣生命與情緒教育。在二級與介入都是著重在辨識高危險群及提供適切的資源協助,著重在篩選出高關懷的族群,落實早期發現早期介入,以避免自我傷害行為發生,並提升全體師生與家長覺察危機之能力。三級與後續處理更是著重在以學校為一整體系統概念的方式進行因應、穩定與重整之歷程。

參考文獻
Maples, M. F., Packman, J., Abney, P., Daugherty, R. F., Casey, J. A., & Pirtle, L. (2005). Suicide by teenagers in middle school: A postvention team approach.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83, 397-405.
行政院衛生署(2015):105 年國人主要死因統計。
取自衛生福利部統計處
柯慧貞、洪友雯、方格正、郭穎樺、陳仲鉉、劉怡汝(2002)。校園自殺防治—三級預防模式。學生輔導,80,97-111。
教育部(2007)。校園自我傷害防治手冊。台北:教育部。
賴念華、鄭鈴諭、許維素、王雨薇(2014)。大學校園自殺防治工作之挑戰:以諮商中心的經驗文本。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39,1-34。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