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內容區塊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健康心理中心

導師知能

  • 更新日期:112-03-01
  • 發布單位:健康心理中心
孩子自殺,基因作祟?─一位大專教師的省思
健康心理中心兼任心理師/許瑛玿
 
孩子自殺,基因作祟?─一位大專教師的省思示意圖
 
最近媒體不斷出現孩子為情自殺的消息,令身為人母的我為之心酸不已。一天一位媽媽級的同事碰到我時突然問我:「自殺是否和基因有關?」聽到這個問題著實讓我楞了一下,在已公開文獻中,有關自殺因子的探討我尚未聽說有人從基因突變的角度出發。「我不確定,好像沒有,」我結巴地說,然後這位同事在說完「喔,好吧,」之後轉身離開,留下一臉錯愕的我。

我無法自拔般不停地想著:「自殺是否與基因有關?」「如果有些自殺真的導因於基因突變,那對人類又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最起碼,以我這駑鈍的腦袋瓜子所能想到的,我們就能找到客觀衡鑑的指標,進而治療或預防之。基於好奇心使然,我前去尋找這位同事,詢問她為何問此問題,她答道「我想我的孩子不會自殺,但我又怕有一些不知名的原因,譬如說像基因或是體質的問題,所以我想說確定看看。」這位同事的想法和大多數看到自殺新聞的父母親一樣,怎麼會有這麼多孩子想不開,一定是他們家出問題,除非有什麼意外,我們家的孩子是不會自殺的….

我想催眠大師徐明或是立委藍美津也不會預想到他們的小孩最後竟然會選擇走上自殺這條路,尤其藍立委之女自殺後報載「….藍美津特別疼愛這個小女兒,即使忙於立法院問政及選民服務,也都會儘量撥時間陪她(自由時報,93.10.22)」而藍世聰(藍美津之弟)在記者會上亦難過的表示,這個外甥女非常貼心,常常在家等媽媽回家後為她準備消夜。我想,大多數人看到這樣的報導之後當會同意「這樣的家庭,這樣的親子關係,還不錯啊….那到底哪裡出了問題?」

由於報載的訊息有限,我們無法得知到底什麼原因導致這些小孩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除了檯面上的訊息「患有憂鬱症」、「情關走不過」或是「爸媽對不起,我活得不快樂(藍美津女兒的遺書)」。但是令我們納悶的是,為什麼他們這麼憂鬱、對另一個人的情感這麼依賴?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社會上頻頻發生的意外死亡事件常引發人們的死亡焦慮,我常擔心如果萬一我死了,我的小孩怎麼辦?我的事業怎麼辦?我的退休享樂計畫怎麼辦?壯志未酬的遺憾讓我害怕死亡,可是這些孩子們對於求死為何又是如此的義無反顧?難道人生中除了情感,已再沒有什麼值得眷戀了嗎?

心理學家多已同意,孩子嬰幼兒時期與重要他人所建立的依附關係將會影響其長大以後的人際關係,而嬰幼兒時期依附關係之品質取決於重要他人,通常是父母親的愛與關懷。客體心理學家甚至認為「給嬰幼兒再多的愛也不嫌多」,因為這些愛將成為孩子自信與自我存在的來源。一個安全依附型的成人不必事事端詳他人的眼色來肯定自己的能力,不必依賴另一個人的情感來確定自己存在的價值,他也許會遇到挫折,但他有足夠的能量再站起來──這些能量乃是嬰幼時期父母親為其儲存的愛的力量。這些自殺的孩子們常透露出「孤單」的訊息,他們找不到活下去的「依靠」。

是的,我非常清楚知道「從小為孩子儲存愛的力量」非常重要,然而我常感到力不從心。當我從學校回家時,我已累了,我看到兩個孩子在家裡玩得一團亂時,我沒有愉悅的感覺,我只覺得他們真是帶給我麻煩;當我想到明天的課程時,我只希望我的孩子趕快上床睡覺,這樣我才能把時間留給我自己;當假日來臨時,我好希望有人幫我帶小孩,這樣我才有完整的時間思考研究的事。我愛我的孩子,可是不由自主地,他們成為我的「拖油瓶」;晚上時間我們都在家裡,可是到底是樂多或是憤怒多,其實自己心裡有數。大家都會安慰你,小孩很快就會長大了,到時你就會輕鬆了;是啊,孩子很快就長大了,但我們也都來不及為他們儲存「愛的力量」了。幼兒愛父母親,這是每一位父母都感受得到的,他們希望我們陪他們玩、陪他們看書,因此我們的陪伴──愉悅、真心、非打發性(如一邊看電視、報紙、或 paper,一邊陪他們玩),可以讓他們感受到父母親無條件的愛、以及他們是真的可「愛」的;這些愛不需要以「成就」、「討好」或其他東西換來的,而且這些愛未來將成為他們自我肯定與發展的力量。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