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內容區塊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健康心理中心

導師知能

  • 更新日期:112-03-01
  • 發布單位:健康心理中心
教室中的爆衝:負向情緒爆發,簡單安撫怎麼做?
曾任交大諮商中心專任諮商師/莊景同
 
在大學工作的工作者,每天所面對的就是學生,學生雖不是自家的孩子,但是隨著老師的教學經驗增加,跟學生年復一年的「搏諾」,其實學生很多時候,就跟我們的孩子一樣:想要長大,卻又還沒真長大,需要一些引導,卻又不能管得太多。老師的角色,不是父母,針對青少年晚期的大學生,其實擁有可以發揮某種影響力的著力點。

但身為接觸學生的第一線工作者,雖想積極地給予學生不同於父母的正向影響,但有時確因為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卡住了我們與學生建立關係的動能。那就是有點嚇人的負向情緒。

情緒的發生無所不在,目的當然有重要的意義,在於使自己或身邊的人了解自己是處於怎樣的狀態,以確認是否有改變的必要:高興愉快的時候形於色,面部笑意擋不住,這時心中的語言是「恩,我現在感覺很好,真棒!」;反過來,不好受的時候臉部肌肉自然的緊張著,再強烈時可能會將情緒發洩在人際的場合中,有時是與他人發生人際衝突、有時則是沒有明顯對象(或其實是在對自己)地發洩式地大吼、身體承載整個難以承受的情緒,控制不住地爆衝、非自主般地抽蓄、狂瀉不止的哀號哭泣,如搥打自己或桌面、止不住的自責等,而這時候心中的語言可能則是「我怎麼了?怎麼變成這樣?該怎麼辦?」。
 
負向情緒爆發示意圖
 
第一線的工作人員往往對於這些強烈的反應也會感覺驚嚇,想要立即知道發生什麼事情導致這樣的結果,或者想講些安慰的話,讓情緒可以立刻平穩下來,但其實這類情緒發生的第一時間,大多數就像是颱風的時候,我們只能儘量防止風暴造成的身體受傷害,身體當下只是無辜的承受者,確保身體不致有過大的傷害是要務,並不需在暴風圈還壟罩時就想要協助其解決問題(請注意:通常這樣的嘗試往往只會掃到風颱尾!),安全為第一前提即可,並簡單告知學生「雖然我不知道你發生什麼事情,不過沒關係,我猜想一定是有什麼是讓你會有現在這樣的反應,一定有什麼讓你感覺非常難受,難受的時候難免會有強烈的情緒」「我知道你可能不希望我限制你的行動,但是我希望你安全度過這個時刻」然後幾乎是什麼都不需要說地,就只是接納他慢慢地發完情緒就可以,如哭泣應會漸漸緩和下來、暴衝的身體經過時間也會自己安靜下來。當然,此時,孩子非常清楚問題真的是尚未解決,去面對損害及針對心靈結構的維修工作,於此時才開始。或者,鼓勵他去開始真正面對。

一般的大小孩(或大人)和小孩在情緒表達時,最大的差異就是:羞於讓自己的負面情緒被其他人看見,有時為了剛剛不易掩飾的情緒被你看見,而對身旁的安慰者有著像是生氣或拒絕的反應,此時,也唯有接納他的窘,告訴她情緒本來就是正常人的一時間的反應,沒有關係的。於焉,雖然你也許仍不知道眼前這個學生所需要改善的是什麼,或者他講了一大堆你並不認同的人生觀,這些都沒有關係,最簡單的安撫就是你接納了他的風暴,保護並靜待平靜後的他自己自動現身,將平安度過風暴的他還給他自己。

此時做為大人的我們,因為讓孩子感覺到我們給予他空間,一個對青年學生具有成長性的影響關係便開始了。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