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內容區塊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健康心理中心

情感關係

  • 更新日期:112-03-01
  • 發布單位:健康心理中心
從臨床場景撇見分手情傷的困頓
曾任交通大學諮商中心博士級專任諮商師、教育研究所副教授/許韶玲
 
從臨床場景撇見分手情傷的困頓示意圖
 
親密關係的建立與發展是大學生很重要的發展任務,於是找尋適合自己的伴侶、與伴侶相處互動的學習與調整也是大學階段的重要課題,一段關係的發展進程不是合、就是分,對許多大學生而言,要好好的合不容易,要好好的分卻更難。李佩怡(1996)在對大學生遭遇的失落經驗研究發現,『結束男女朋友的關係』是人數最多、也是影響最久的失落事件。Simpson(1987)更指出,生活中很少經驗像失去一個重要關係這樣,令人感到如此困擾與痛苦。

如果一份關係的結束是在兩人均有分手意願且共同協議下進行,對兩個人後續的調適相對容易,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多數的分手多有主被動位置之分,而人們在分手決定中所扮演的角色則是預測分手後感受的最重要因素(Akert,1992),與被迫接受分手者而言,主動提出分手者的身心症狀較少,相較之下,被迫接受分手者通常會有較強烈且複雜的負面情緒反應或困擾、甚至是心理疾病、乃至於自殘自殺等舉動。針對這個現象的解釋,柯淑敏(2007)認為,由於被提分手的人開始認知與調適分手的時間相對較晚、加上被提分手的人多數是被迫面對分手的事實,因此,被提分手的人比提分手的人有較大的適應困難。因此,實務上,我們接觸到較多的是被迫面對分手者。

在這裡,我們必須思考:被提分手者被迫面對的是什麼?換言之,在一個關係的失落中,究竟失去的是什麼?筆者認為至少包括五個範疇的失去,包括:1.某種生活形態/習以為常的失去; 2.某種未來目標/生活方向的失去;3.某種人際資源的失去;4.某種內在世界秩序/價值體系/生活掌控感的失去;以及 5.某種自我價值感的失去。

根據筆者在晤談室裡對被迫分手者的觀察,我發現他們經常有大量回溯與敘說的需要,不斷的回溯與談論這段關係過去的種種經驗、事件、片段、情感、情緒、…。此外,他們經常有相當龐大、複雜且負向的情緒反應,包括:後悔、怨恨、傷心、難過、悲哀、自責、憤怒、遺憾、不捨、…。Timmreck(1990)認為,失去愛之後,最顯著的三種情緒分別是:被拒絕感、失去自我價值感、以及無法信任感。

被迫分手後的情緒狀態相當敏感與脆弱,一個場景、一個物品、一部影片、一齣連續劇、一首歌曲、一段談話、乃至於一個眼神,都很容易喚起他們的情緒。另外,他們經常會感覺到過去的畫面或片段,揮之不去,記憶像是被控制般,無法自己決定…,像經歷創傷後的壓力反應般,不堪或傷痛的畫面不斷在腦中上映…。再者,由於『不想被發現自己不好』、『擔心自已的脆弱被看見』、怕被問起自已的狀況』、『害怕別人提及自己的事』、『覺得沒有人可以瞭解自己』、或是感覺到『別人的關心是一種龐大的壓力』,有些被迫分手者也會變得人際退縮與孤立。

再來,則是脆弱的自我價值,情感上被拒絕(他不願意屬於我、我也不再能屬於他)、關係角色被拿走(他不再是他的男朋友,而我也不再是他的女朋友),他們經常會出現許多負面的自我語言-他離開我,代表「我不好、我很差、我很爛、我很失敗、…」,因此,他們會經驗到或多或少的自我價值危機。通常,自我價值低落、以及衍生出的自我相處能力問題,是其很普遍的自我特徵,也是較困難處理的部分。還有的,則是陷入不斷找答案的歷程,分手事件中,因著被提分手者對分手事件預期與理解的程度,他們通常對『為什麼他要跟我分手』有不同程度的理解與掌握。尤其,對多數提分手者而言,不敢/不想/不願告知真正分手原因,也讓被迫分手者更容易陷入尋找答案的歷程,他們經常不斷問自己、問別人,究竟為什麼他要跟我分手,並陷入不斷找答案的循環歷程中。可是,除了能給答案的人之外,沒有人能給出真正的答案。通常,真正的答案是要不到的。

最後,不願接受分手的已然發生,希望再做努力、想辦法挽回,可能是其晤談一開始的態度。很困難的是,常常無法/不願意接受分手一事可能在晤談歷程中持續一段時間,他們常說:『理智上,我知道他已經離開,可是情感上,我就是無法接受』。

談到這裡,不知道筆者所勾勒的這幅圖像是否讓您對正在經歷情傷的學生,有更深刻與貼近的認識與瞭解,本文旨在透過筆者臨床經驗的觀察,協助老師更有能力理解分手情傷者,在筆者的經驗中,理解通常能帶出接納,而對一個處在情感失落困頓中的學生,一段有品質的陪伴往往最為珍貴,其中又以給出理解與接納最具療癒性。

參考文獻
李佩怡(1996)。臺灣地區大學生失落事件、失落反應與調適行為之描述性研究—以北部四所大學為例。中華心理衛生學刊,9,27-54。
柯淑敏(2007)。兩性關係學。台北:揚智出版社。
Akert, R. M. (1992). Terminating romantic relationships: The role of personal responsibility and gender. Unpublished manuscript, Wellesley College.
Simpson, J.A. (1987). The dissolution of romantic relationships: Factors involved in relationship stability and emotional distr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3(4), 683-692.
Timmerck,T.C. (1990). Overcoming the loss of love: Preventing love addiction and promoting positive emotional health. Psychological Reports, 66, 515-528.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