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探索
- 發布日期:113-10-31
- 更新日期:113-10-31
- 發布單位:健康心理中心
IG、FB滑到停不下來 我該怎麼辦?
健康心理中心陽明校區 李昀全職實習心理師
「你有沒有看到下午學弟妹他們發的限時動態?」
「當然有啊!他們竟然跑去那間最近爆紅的咖啡廳,我也好想去喔!」
「欸那你知道前陣子很多網紅介紹的那家餐廳嗎,最近有折扣活動耶!」
「我知道我知道!大家找一天一起去吧,到時候我們也要記得發動態!」
聽著同學們你一言我一語,熱烈討論著時下流行話題,小晴一邊笑著附和,一邊在心中感到有些尷尬、慌張——他們怎麼都知道那麼多消息,我都沒有follow到!小晴趕緊拿出手機,打開社群軟體,發現自己還有好多篇未讀的貼文、動態......
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打開IG,看看親朋好友更新了什麼照片,深怕錯過親友們的一舉一動;才剛看過新聞報導,等捷運時卻又忍不住解鎖手機,瀏覽起了疫情的最新動態;明明已經把每個社群平台都逛完一輪了,卻還是不斷重新整理頁面,看看有沒有漏掉熱門話題。以上這些情境,在你的日常生活中是否也經常出現呢?
在通訊科技發達、充斥著各式社群媒體的現代社會中,人們取得新資訊的管道多元、便利且迅速,只要連上網路,無論身在何處,立刻就能與世界接軌。一方面,我們享受著資訊傳遞的便利性,但另一方面,似乎也使我們在接觸新資訊時,越來越缺少緩衝的時間與空間,彷彿每天總有數不完的新聞、流行、知識,在等著我們快快跟上,因而使我們開始擔心,跟不上,我是不是就與世界脫節了?
「錯失恐懼」(Fear of Missing Out, FoMO),指的是當一個人感覺到自己錯過了某些重要資訊、無法即時獲知一段時間當中他人發生了什麼事情、擔心錯失了與他人的社交連結,從而產生焦慮、不安等等情緒的現象。因此當事人可能會透過反覆查看社群媒體、大量吸收網路上的資訊,持續地了解此刻周遭正在發生什麼事情,確保自己與他人或整個社會保持著連結,以降低錯失社交連結、被排除在外的焦慮感。
然而,反覆察看手機、迫使自己吸納大量資訊等舉動,有時不一定能有效降低我們的焦慮與不安,反而可能會對於生活造成影響,例如:
1.影響作息:
睡前花費太多時間使用電腦、手機,可能到深夜還無法入眠;而白天過於頻繁地使用電子產品,也可能使得工作、作業的進度受到干擾。
2.影響心情:
閱覽大量社群媒體上光鮮亮麗的貼文、動態,可能使人產生比較心態,從而感到自卑、失落、沮喪。
面對這些情況,你可能會這麼想:我知道一直上網、滑手機會影響到日常生活,可是真的很難控制!別著急,不需要逼迫自己一口氣戒網路、戒手機,我們可以試著藉由以下這些方式,慢慢調整使用習慣:
1.設定瀏覽社群媒體的時段:
安排在一天中幾個固定時段使用社群媒體,例如:午飯過後的空檔、下班下課後的某段休閒時間等等,在這些時段可以放鬆、盡情享受網路世界,而其他時間則提醒自己非必要則不使用社群媒體,以避免過多的資訊全天候涉入生活當中。
2.選擇關注自己感興趣的議題:
網路社群中的資訊大量且多元,然而不一定每一件事情都是你感興趣的,我們可以試著練習慢下腳步,不急著立刻接收所有新資訊,而是選擇關注你較喜歡、想深入了解的領域,更能好好咀嚼、吸收這些訊息。
3.把握與親友實際接觸的機會:
疫情當前,遠距工作、上課逐漸成為生活中的常態,在這樣的情況下,若能與親友見上一面,是相當值得珍惜的機會,此刻不妨相互提醒,在見面時,放下手機,好好專注於面對面的互動吧!
社群媒體可以是替生活增添豐富色彩的助力,也可能成為綑綁日常作息的幫兇。讓我們一起練習在無窮無盡的網路世界中,停下不斷追趕的腳步,慢慢將注意力聚焦回自己的內心,與自己真正關心的人、事、物同在吧!
「你有沒有看到下午學弟妹他們發的限時動態?」
「當然有啊!他們竟然跑去那間最近爆紅的咖啡廳,我也好想去喔!」
「欸那你知道前陣子很多網紅介紹的那家餐廳嗎,最近有折扣活動耶!」
「我知道我知道!大家找一天一起去吧,到時候我們也要記得發動態!」
聽著同學們你一言我一語,熱烈討論著時下流行話題,小晴一邊笑著附和,一邊在心中感到有些尷尬、慌張——他們怎麼都知道那麼多消息,我都沒有follow到!小晴趕緊拿出手機,打開社群軟體,發現自己還有好多篇未讀的貼文、動態......
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打開IG,看看親朋好友更新了什麼照片,深怕錯過親友們的一舉一動;才剛看過新聞報導,等捷運時卻又忍不住解鎖手機,瀏覽起了疫情的最新動態;明明已經把每個社群平台都逛完一輪了,卻還是不斷重新整理頁面,看看有沒有漏掉熱門話題。以上這些情境,在你的日常生活中是否也經常出現呢?
在通訊科技發達、充斥著各式社群媒體的現代社會中,人們取得新資訊的管道多元、便利且迅速,只要連上網路,無論身在何處,立刻就能與世界接軌。一方面,我們享受著資訊傳遞的便利性,但另一方面,似乎也使我們在接觸新資訊時,越來越缺少緩衝的時間與空間,彷彿每天總有數不完的新聞、流行、知識,在等著我們快快跟上,因而使我們開始擔心,跟不上,我是不是就與世界脫節了?
「錯失恐懼」(Fear of Missing Out, FoMO),指的是當一個人感覺到自己錯過了某些重要資訊、無法即時獲知一段時間當中他人發生了什麼事情、擔心錯失了與他人的社交連結,從而產生焦慮、不安等等情緒的現象。因此當事人可能會透過反覆查看社群媒體、大量吸收網路上的資訊,持續地了解此刻周遭正在發生什麼事情,確保自己與他人或整個社會保持著連結,以降低錯失社交連結、被排除在外的焦慮感。
然而,反覆察看手機、迫使自己吸納大量資訊等舉動,有時不一定能有效降低我們的焦慮與不安,反而可能會對於生活造成影響,例如:
1.影響作息:
睡前花費太多時間使用電腦、手機,可能到深夜還無法入眠;而白天過於頻繁地使用電子產品,也可能使得工作、作業的進度受到干擾。
2.影響心情:
閱覽大量社群媒體上光鮮亮麗的貼文、動態,可能使人產生比較心態,從而感到自卑、失落、沮喪。
面對這些情況,你可能會這麼想:我知道一直上網、滑手機會影響到日常生活,可是真的很難控制!別著急,不需要逼迫自己一口氣戒網路、戒手機,我們可以試著藉由以下這些方式,慢慢調整使用習慣:
1.設定瀏覽社群媒體的時段:
安排在一天中幾個固定時段使用社群媒體,例如:午飯過後的空檔、下班下課後的某段休閒時間等等,在這些時段可以放鬆、盡情享受網路世界,而其他時間則提醒自己非必要則不使用社群媒體,以避免過多的資訊全天候涉入生活當中。
2.選擇關注自己感興趣的議題:
網路社群中的資訊大量且多元,然而不一定每一件事情都是你感興趣的,我們可以試著練習慢下腳步,不急著立刻接收所有新資訊,而是選擇關注你較喜歡、想深入了解的領域,更能好好咀嚼、吸收這些訊息。
3.把握與親友實際接觸的機會:
疫情當前,遠距工作、上課逐漸成為生活中的常態,在這樣的情況下,若能與親友見上一面,是相當值得珍惜的機會,此刻不妨相互提醒,在見面時,放下手機,好好專注於面對面的互動吧!
社群媒體可以是替生活增添豐富色彩的助力,也可能成為綑綁日常作息的幫兇。讓我們一起練習在無窮無盡的網路世界中,停下不斷追趕的腳步,慢慢將注意力聚焦回自己的內心,與自己真正關心的人、事、物同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