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內容區塊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健康心理中心

電影本事

  • 發布日期:113-04-11
  • 更新日期:113-04-17
  • 發布單位:健康心理中心
 

                                                                                                                                                                                         
                                                                                                                  冬日男孩
                                                                                                                Winter Boy
                                                                                                                                                                                               文/ 黃柏威 諮商心理師

盧卡17歲,父親載他去上學的路上曾對他說:「別搞砸這一年,你的人生才剛開始!」原本以為是準備展翅高飛的人生,沒想到開啟他生活新頁的,卻是父親突然其來的死亡。這是很大的打擊,他自述當時的心境:「我的人生變成一頭野獸,靠近就會被咬,所有的念頭都使我害怕,我什麼都不認識了,腦海中的一切都像是威脅。」

從那一天起,彷彿他成了另一個人。一開始他還不知道如何因應心裡的悲傷,在家中見到其他親戚時,他甚至還一一微笑打招呼問候,讓自己像是成熟穩重的大人,但一回到房間,他就大哭到不行。他的情緒起伏不定,一下跟哥哥親近,但一下又咒罵起哥哥,說哥哥自顧自己不顧家庭。他與男友做愛,但同時也決定分手。他想念父親,但又懷疑自己的同志身份令父親失望。盧卡心裡有著各種矛盾與衝突,這都是青少年時期會經歷的不安,但面對父親的死亡,這些不安此刻顯得巨大。

在父親過世的隔夜,盧卡說他下定決心,從此要獨立生活,不想活在他人的要求下,這像是他的獨立宣言,他知道這天開始自己的人生從此將會改變,在他還沒準備好的情況下,就要提早進入成人世界,於是我們可以想像這條路會是跌跌撞撞。

離開老家,到了巴黎的盧卡,就像是「轉大人」的一種象徵,大都會裡有各種新鮮的體驗,這些體驗也帶給他不同的感受,像是他聽著哥哥和藝術家朋友討論藝術時,他感到自己的無知與渺小。城市人們對性與愛的開放,更令他大開眼界,他感受到自由,好像可以做任何事,但他也徬徨,不知道該做哪件事,他和陌生人做愛,試圖安撫青春躁動的身體與心靈,可是也好像找不到歸屬,而感到受傷與失望。他愛上哥哥的室友,但對方很清楚,盧卡只是個孩子,而且是正歷經喪父之痛的孩子,面對盧卡主動投懷送抱,對方有著明確的界線,並明白表達自己的立場。對我而言,這是非常成熟的表現,當然對盧卡而言,這樣的拒絕令他非常受傷,像是自己不被愛的感覺。

不過這是很重要的一課,也許盧卡從對方身上學到一件事:愛不是任由慾望竄流,成熟的愛裡有著尊重與節制。對方可能知道,盧卡對他的愛,其中或許是帶著對父親的投射,是盧卡在他身上找到替代父親的影子,而這是悲傷的表現,他需要的不是愛情,而是好好走過悲傷,在混亂與狂暴之中,拾回散落的自己。

《冬日男孩》是一部關於青少年面對悲傷的電影,它忠實呈現青少年的焦躁與不安,內心的困惑與混亂,很多地方叫人看了不捨與心酸,但也因為忠實,它可能也成了一個安放的所在,它讓這些混亂有所表達,接住了他們真實的模樣。我很喜歡盧卡有段自述:「某個聲音一直告訴我,要把一切拼湊回來,我必須回顧曾發生過的事,否則就會迷失,一切都會結束。」

這部電影正是盧卡的回顧,他勇敢說著自己的脆弱,而這正是療癒的開始。


--------------------------------------------------------------------------------------------------------------------------------------------------
                                                        
                                                                                                                  芭比
                                                                                                                Barbie
                                                                                                                                                                                                文/ 黃柏威 諮商心理師


擁有金髮碧眼的芭比娃娃,曾是許多女孩的夢想,不過這些漂亮的娃娃後來也成為很多女性主義者批判的對象,認為它們加深人們對女性的刻板印象,同時它們漂亮的外型也對女性造成壓力與束縛,彷彿暗示那才是一個女人該有的模樣。無論如何,芭比都已成了當代流行文化的重要符號。

電影《芭比》將這人人都知的符號搬上大銀幕,透過真人化的呈現,未演就先轟動,尤其找來曾拍過《淑女鳥》(Lady Bird)、《她們》(Little Women)的導演葛莉塔潔薇(Greta Gerwig )執導,更是令人好奇她會如何詮釋芭比,好奇故事會說出什麼新意。而她也繳出亮眼的成績單,不僅叫好也叫座,還成了2023年全世界最賣座的電影,尤其在超級英雄電影盛行的年代裡,這樣的成就確實不簡單。

電影打造了一座充滿粉紅色彩的芭比樂園,裡頭有著各式各樣的芭比,而這些芭比都能夠自我實現、能從事任何她們自己想做的工作,不論像是科學家等專業人士、或是在現實世界裡多為男性擔任的工人,芭比都有選擇的自由,並且沒有人會質疑她們的選擇。更重要的是芭比在這個世界裡,掌握實質的政治權力、像是行政權與立法權、司法權。相對的,芭比樂園裡頭的男性(肯尼)都像是配角,不僅職業很單調,清一色都是外型健美的救生員,而他們的生活目的總是在吸引芭比的注意,因此片中有句台詞很有意思:對芭比來說,每一天都是美好的一天,但對肯尼來說,只有被芭比注意才是美好的一天。他們的自我價值取決於芭比的目光,在芭比樂園裡,他們相較弱勢。

「這裡全部都像顛倒了。」這是肯尼離開芭比樂園,到真實世界後說出的感受,他意識到在現實世界像是男性主宰的社會,這裡的男性位居高位、有選擇的自由、受人敬重、說話有份量,他們擁有更多的權力,就連製造女性玩具芭比娃娃的公司高層,也是全是男性,彷彿在說這世界裡所呈現的女性形象,其實只是男人眼中的女性,是男人所想像的女性,未必是女性真實的模樣。而電影也透過這樣顛倒的設計與安排,幫助觀眾更覺察自己所身處的世界,是何種性別權力結構?我們身處的世界,是用哪一種性別視角所建構的世界?

充滿粉紅泡泡的芭比樂園裡有著肯尼這樣的弱勢群族,雖然他們把自己的價值建立在被芭比關注之上,但我認為不只是個人的問題,最關鍵的原因仍是這社會裡的權力結構。沒有權力,就沒有改變的可能、沒有創造的可能,他們的人生只能依靠著有權力的人,因此自然會尋求芭比的注目。這也是後來芭比樂園的總統發現要把部分權力分享給肯尼的原因,因為在這個社會裡,他們若是沒有權力,永遠無法翻身。一如在現實世界裡的女性,她們最需要的不是男人的欣賞與愛慕,而是實質的權力,去創造一個更能安身立命、自我實現的社會。

芭比樂園雖然繽紛歡樂,但她有著自己的盲點,一來是上述她忽略這裡頭弱勢群族的需求,二來她過度追求完美,但卻忽略與逃避了負面的感受,最明顯的就是死亡焦慮,這是一個容不下死亡的是社會,而主角芭比正是因為出現了死亡意識,才帶來的生活的改變,甚至最後她才走入真實世界,成為一個會流淚、會生病、會老去的真人,她感受到身之為人的軟弱、感受到身之為人的不完美,原來也是一種美好,她接納了身之為人的命運,選擇帶著這些痛苦走入真實人生。

世界很大,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存在,芭比不用永遠美麗大方,她也可以有傷心沮喪的時候,而肯尼也不用時時秀出肌肉、展現自己的男子氣概,他也可以示弱、可以哭泣,《芭比》提醒我們,不要被社會形塑的性別刻板印象綑綁,也不要被他人過度簡化的眼光所定義,每個人都是面對自己人生處境的勇者,就帶著自己的喜樂哀樂,勇敢去走自己的路。

--------------------------------------------------------------------------------------------------------------------------------------------------

                                                                                                                    親密
                                                                                                                   Close
                                                                                                                                                                                                    文/ 黃柏威 諮商心理師


比利時電影《親密》(Close)的開場,是里歐與雷米兩個男孩,躲在類似防空洞的空間裡,想像正在抵抗外頭大軍的攻擊,這是專屬於他們的遊戲,他們沈浸在共同的幻想裡,而正是一種親密友誼的表現。里歐也把雷米家當自己家似的,常到雷米家玩,與雷米的爸媽也很親近,甚至晚上常常都住在那,住到里歐的母親會問他什麼時候要回家睡,里歐還開玩笑回:「等我想回去的時候。」

然而倆人的緊密關係,卻在上國中後面臨考驗,在同學眼裡,他們親密的舉止引起同學的好奇,甚至遭到訕笑。一次同學問他們:「你們是一對嗎?」,這問題讓他們尷尬,里歐很快就否認,回應兩人是最好的朋友而已,他的表達想將兩人的親密互動正常化,可是同學的問題已在里歐心裡埋下不安的種子,他對雷米的態度開始變得若即若離,像是下課時間他不再和雷米一起,反而刻意和其他同學聊天,他想融入其他群體,像是要避免同學的誤會。可是他也變得不知道要如何和雷米互動,明明很喜歡這個朋友、很喜歡和他相處,可是兩人的關係現在不是只有兩個人而已,同儕眼光所帶來的壓力,成為影響這段關係最大的因素。

人們常說少女心事難懂,但其實少男心事也不少,而男性更不擅表達,因此表面上看來無事,但其實困擾都放在心底。電影呈現了男性情誼從兒童到青少年時期的轉變,在兒童時期,男性與女性的友誼樣貌差異不大,但到青少年時期,男女的同性情誼開始有不同面貌,女性的同性情誼仍會有許多的肢體接觸,像是牽手、擁抱等等,或許是受到性別角色刻板印象影響,男性在青少年時期較少會出現這些行為,甚至還容易被同儕貼上女性化的標籤。

里歐渴望被同儕認同,於是他開始加入球隊、和同學一起打電動,從事這些像是男孩們常做的活動,而過去和雷米一起參與的幻想遊戲,如今只剩下雷米的獨角戲。雷米很珍惜很里歐的友情,難以適應里歐的轉變,難以接受過去最好的朋友,現在卻漸行漸遠,里歐的態度會讓雷米產生自我懷疑,於是雷米的憤怒和淚水都叫人看了十分不捨。

《親密》捕捉了男孩生命之中曾經擁有的親密友誼,但也揭示他們在成為一個男人之前所失去的事物。電影把兩個男孩的親密說得動人,但在說起世間的殘酷時也不手軟。一個眼神、一個問題,就能讓人的心底掀起波瀾,我不願去苛責里歐,因為他所承受的那些眼神與言語背後也訴說著刻板性別框架帶來的傷害,而他只是一個孩子,還不知道怎麼去面對。

因此我很喜歡電影裡的大人,不論事學校老師或是男孩們的父母家人,他們知道世界很不完美,但他們像是努力修補破碎世界的人們,在不安中,努力給出溫柔。《親密》透過幽微的青春心事,把人們遺忘或不願承認的美好拾了回來,同時也為成長之痛烙下了深刻印記。

---------------------------------------------------------------------------------------------------------------------------------------------------

                                                                                                                   光影帝國
                                                                                                              Empire of Light
                                                                                                                                                                                                     文/ 黃柏威 諮商心理師


隨著光影投射在巨大白幕上,電影院成了承載故事的地方,然而這個承載故事的地方有著什麼樣的故事?奧斯卡金獎導演山姆曼德斯(Sam Mendes)的《光影帝國》(Empire of Light)就在回答這個問題。電影背景在80年代的英國,一間佇立在海邊的豪華戲院,它有著氣派的名字—帝國戲院,電影主角不是大銀幕上的明星,而是在這工作的人們,像是放映師、售票員、剪票員、零食販賣部的員工等等,雖然他們不是製造電影魔法的人,但他們可以讓你用更好的感受去經驗這場魔法,他們讓看電影這事,不只是用眼睛「看」電影,更是全身五感的體驗,是一連串的體驗,彷彿一場儀式,讓你覺得自己來到一個神秘而特殊的空間,讓你在黑暗中,隨著光影前進。

不過在電影院工作的人們都愛看電影嗎?那可不一定,希拉蕊就不是,她是帝國戲院的外場經理,她每天都在戲院裡,但卻沒時間看電影。人們想藉電影院跳脫日常,但電影院的工作就是她的日常。日復一日,她開門關門,好像沒什麼事令她期待,她長相平凡、有些年紀。她渴望親密,會去參加社交舞課程,但回到家裡還是孤單一人。更叫她難受的是,她其實是戲院老闆的性伴侶,這或許滿足她的性需求,可是沒有滿足她的親密需求,當她獨自一人在餐廳卻看著老闆與太太一起用餐的時候,她更加難受,對自己的處境感到可悲,老闆是不是只是利用自己的權勢、或是利用她的脆弱來滿足自己的私慾呢?用現今的眼光來看,希拉蕊可能也是Me too事件的受害者。

她看起來溫和無害,但她長期服藥,有在看精神科,同事曾形容她有情緒不穩的狀況,後來我們才知她有很深的童年創傷。奧斯卡影后奧莉薇雅柯爾曼(Olivia Colman)把這位社會低層的中年女子演得深刻動人。她有溫柔善良的一面,也在心裡也有壓抑已久難以發洩的憤怒,她對人生有所不滿,但為了融入社會不被當異類,又只能逼迫自己適應,她的掙扎也叫人心酸。

《光影帝國》裡所呈現的世界面貌並不美好,有虛偽的主管階級、有權力的壓迫、有家庭與人際的創傷,還有嚴重的種族歧視與暴力。要電影裡頭的小人物角色去改變社會結構的不公確實很困難,但電影院成為他們在混亂世代裡的棲息地,他們在這空間中得到了一點喘息。而電影最後希拉蕊終於進到戲院看戲的片段,也令人動容,好像導演的私人宣告:電影是最好的療癒。

《光影帝國》的主角不只是在電影院工作的人,更像是這座電影院,它宛如一個神聖空間,承載人世的喜悲,它是放映故事的地方,而它本身也充滿故事。隨著科技變化,當今觀影習慣改變,手機平板都能看電影,線上串流平台變成主流,有一天電影院是否會過時消逝呢?或許導演也意識到了,於是用這部電影留著他對電影院的永恆思念,在他的心裡,有座迷人的戲院,在浪來的濱海大道上永遠佇立著。


---------------------------------------------------------------------------------------------------------------------------------------------------


                                                                                                              伊尼舍林的女妖
                                                                                                    The Banshees of Inisherin

                                                                                                                                                                                             文/ 黃柏威 諮商心理師

每天都和你聊天喝酒的朋友,一夕之間突然跟你絕交?

你的心裡一定會有不解,甚至很想知道原因,或許還會開始懷疑是不是自己做錯了什麼?是不是哪裡得罪了對方?這就是電影《伊尼舍林的女妖》裡派瑞的心情,康納突然之間不理他,甚至要派瑞別再跟他說話。

周圍的人聽到後,都問派瑞「你們是不是吵架了?」,派瑞的回應也很有意思。一開始他很肯定回「我們沒吵架」,但後來改成「我覺得我們沒吵架」,到最後是「我們沒吵架吧?」。這說法的轉變說著派瑞是會反省的人,雖然他在大家眼裡像個傻大哥,但他個性溫和,善良沒心機,他也覺得自己是個好人。不過或許就是對於自己是好人的堅持,因此很難接受康納的絕交,很難接受一個好人怎麼會被如此對待。

派瑞內心的難以接受,轉換成不停去找康納講話的行動,結果適得其反,引發康納更大的不滿,甚至使出殺手鐧,跟派瑞說:你再跟我講話,我就會剪下自己的手指頭。他以為訴諸自殘的威脅可以阻止派瑞的靠近,但她不知道是小看了派瑞的決心,還是高估了派瑞的理解力,派瑞還是繼續和他說話,一言既出的康納,只好說到做到,成了難以收拾的災難結局。

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曾說:「人所有的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問題」,在伊尼舍林這座看似與世無爭的小島上,人際關係彷彿也是島上居民的掙不開的牢籠,派瑞想與康納保持死黨的關係,康納卻希望能與派瑞保持距離。一人渴望的是連結,一人渴望的是界線,而這正是人際關係的兩大課題,我們都在這兩者中尋求平衡,派瑞需要練習接受康納的界線,接納被拒絕的自己,接納一個好人也有會被拒絕的時候,這不一定是自己不好,這只是對方的選擇。康納可以設立界線來爭取自己的需求,做自己想做的事,然而一個只想做自己的人,也不可能不受他人行動的影響,當你極力排斥關係,關係還是有可能會自己找上門,反過頭來,用更大的力道吞噬你。

除了人際關係的探討,《伊尼舍林的女妖》也說了人在面對死亡焦慮時的模樣,為什麼康納會突然改變?原本天天他都跟派瑞在一起呀!我認爲這改變是他因應死亡焦慮的行動,小島對面的本島,正在打內戰,雖然這頭看似平靜,但外頭炮火聲還是提醒人們死亡其實不遠,這改變了康納,他一直都覺得和派瑞在一起很無聊,甚至是浪費時間,可是他意識到自己現在沒有時間可浪費,他寧可把聊天的時間花在自己的音樂創作上,他想留下傳世的作品讓後人記得。在面對死亡的時候,他追求的是「創造性價值」,透過創作、透過作品,來證明自己活得價值。但派瑞追求的是「態度性價值」,他希望自己是個好人,希望自己的善良能被身邊的人記得,只要如此,他的一生就以值得,就像他的爸爸媽媽,雖然人生沒有留下什麼豐功偉業,但他們帶給派瑞的愛,讓派瑞永遠感念與記得。

派瑞與康納其實都知道自己的需求,也知道自己想要追求的,有時候,人生知道自己想要的,努力追求,或許就已足夠。他們不需要的,是勉強彼此,硬把兩人綁在一起。他們未必是能陪伴彼此、理解彼此最好的夥伴,這時候,我們能做的,就是學習尊重與放手了。


--------------------------------------------------------------------------------------------------------------------------------------------------





電影海報
gotop